Products
公众号文章

非洲猪瘟与蓝耳病、猪丹毒、猪痢疾、猪瘟等6种猪常见传染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发布日期:2023-11-21 15:38   查看:350次

作者:

   张贻传  华农恒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汤小辉  赣州辰林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程  波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640 (5).jpg

非洲猪瘟与猪场某些常见传染病在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如蓝耳病、猪丹毒、猪痢疾、猪瘟、链球菌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因此,须掌握这些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加以鉴别,方能正确诊断。

1  背景介绍

江西省某猪场一栋30kg左右的生长猪,从2023年1月27日开始连续数日每天死亡1~4头猪,2月2日开始死亡数量呈上升趋势,2月2-4日分别死了6头、7头和13头,约50%病猪死亡后鼻腔流血,猪场老板怀疑猪感染了非洲猪瘟遂向笔者寻求帮助。我在电话中了解到3个重要信息:

(1)死猪虽然集中在一栋猪舍内,但基本上分布于不同栏位。

(2)死猪病程均很短,有的甚至是突然死亡。2月4日该栋猪舍剩余的300多头存栏猪中只有6头有明显症状,其中1头倒地划水。

(3)未群体用药,只是对病猪进行针剂治疗,注射过程中病猪没有出现流血不止现象。

根据这些信息,笔者已经初步判断本次疾病不是非洲猪瘟。现场解剖5头猪,发现1头猪肺有纤维素性出血灶,2头猪气管内充满血沫,2头猪肺浆膜有很多针尖状出血点,2头猪心包和肺及整个胸腔有纤维素性渗出,腹腔均有少量透明丝状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肾略有肿大,消化道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640.jpg

根据了解到的疾病特征,笔者将这次发病诊断为猪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该栋猪舍猪群口服氟苯尼考与阿莫西林,病猪用头孢与氟苯尼考注射治疗。结果第2天仅死亡1头,第3天未出现新增病例也无死亡病例,存栏病猪经治疗均已明显好转。

该猪场有多位股东,其中一位股东在笔者做出诊断、提供治疗方案以后,还在电话中和我讨论是否要采样送检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根据了解到的疾病信息,我们已经发现本次疾病与非洲猪瘟流行特征明显不符,就认为没必要再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当然,若猪场坚持送样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笔者也尊重其决定。最终治疗结果证实笔者的诊断是正确的。

非洲猪瘟与猪场某些常见传染病在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如蓝耳病、猪丹毒、猪痢疾、猪瘟、猪链球菌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因此,须掌握这些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加以鉴别,方能正确诊断。因此,笔者萌生写一篇非洲猪瘟与6种猪常见传染病临床鉴别诊断的文章,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3个方面来阐述非洲猪瘟与这6种常见传染病之间的差异,旨在为广大养猪朋友特别是在不具备实验室诊断条件的猪场的技术人员提供诊断参考依据。

2  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方法在小家庭农场应用的局限性

非洲猪瘟侵入我国已经4年多,刚开始整个养猪行业谈“非”色变,经过几年摸索多数养猪场已经掌握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法。其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普及让猪场能尽早发现非洲猪瘟疫情风险,为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立下汗马功劳。随着非洲猪瘟弱毒株的出现,其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甚至有的猪感染非洲猪瘟弱毒以后仅表现为食欲减退,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猪场诊断非洲猪瘟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以至于一些猪场猪只一旦出现问题,就采样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

640 (1).jpg

建立一个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实验室不仅需投入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资金购买设备,还须有满足生物安全条件的检测场所及操作人员,因而多数小家庭农场不具备自建实验室的条件,只能将样品送至第三方实验室检测非洲猪瘟核酸。若频繁采样、检测,猪场不仅需承担高额检测费,还需在采样、送样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所以多数小规模猪场或家庭农场通常只能凭临床特征来初步诊断非洲猪瘟等传染病。

3  临床鉴别诊断

3.1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是临床诊断的基础,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流行病学易被兽医忽视。

3.1.1 传播特征

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临床上有与病猪同栏或邻近的猪更易发病的特征,此特征在临床诊断中最具指导意义。通常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速度很慢,但若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在猪舍内死亡,且数量达到2头以上,病毒在该猪舍内的传播速度可能会急剧加快。其原因可能是病猪在死亡过程中大量排毒,导致猪舍内病毒载量剧增,因而传播概率增加。

蓝耳病疫情传播速度较快,常于数日内传遍一栋猪舍。猪丹毒、猪痢疾、猪链球菌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都呈散发状态,表现为一栋猪舍内连续数日在不同栏位出现相似病例。若治疗不当,经数日散发后亦可能造成疫情小范围流行。猪瘟传播速度快,目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只有未接种猪瘟疫苗或免疫失败的猪场才会发生猪瘟流行的情况。

3.1.2 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的病程

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急性病例病程多为2~10d(多数病例病程集中在4~7d),慢性病例病程可超过14d

蓝耳病病程常为5~10d;猪瘟病程及拉血色稀粪猪痢疾病例病程多在10d以上;猪链球菌病、猪丹毒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这3种病的病程及拉黄色稀粪猪痢疾病例病程常在3d内。

640 (2).jpg

3.1.3 发病日龄

所有猪对非洲猪瘟病毒均易感,因此非洲猪瘟发病没有明显日龄特征。但因肥猪、母猪与人接触几率高,往往是一个猪场最先出现非洲猪瘟疫情。

蓝耳病主要引起35~60日龄保育猪和100~120日龄育肥猪发病;链球菌病主要引起40~70日龄保育猪发病;猪丹毒、猪痢疾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引起育肥猪发病;猪瘟多出现在哺乳仔猪与保育猪,有时也会出现在120日龄内育肥猪。

3.1.4 发病率与死亡率

猪感染非洲猪瘟强毒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感染非洲猪瘟弱毒死亡率多在50%以下。

猪蓝耳病发病率多在20%~50%,死亡率为20%~80%。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猪痢疾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多在20%以下,猪链球菌病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死亡率较高。猪瘟,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可达100%;保育猪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可达90%;120日龄以内育肥猪,发病率一般不会超过30%,但死亡率可达50%。

3.2 临床症状特征

3.2.1 体温

猪感染这几种病原体温都会升高,不同疾病之间体温上升幅度差异不明显,不能作为临床鉴别依据。

3.2.2 呼吸道症状

猪感染非洲猪瘟强毒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感染非洲猪瘟弱毒的可能会有喘气症状并快速死亡。

猪感染蓝耳病,表现出明显喘气、腹式呼吸等症状;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出现喘气、咳嗽等症状;感染猪链球菌病与猪丹毒病,在病程后期因肺部水肿会出现喘气症状;感染猪瘟及猪痢疾,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

3.2.3 流产

妊娠母猪感染非洲猪瘟强毒会出现流产,通常病猪在流产后2d左右死亡。

640 (3).jpg

妊娠母猪感染蓝耳病经典毒株导致的流产主要集中在妊娠后期,胎儿头数多的妊娠母猪更易出现流产;而感染蓝耳病高致病性毒株可导致各妊娠阶段母猪均大量流产且与胎儿数量无关。妊娠母猪发生猪瘟会引起流产,而发生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痢疾通常不会出现流产。

3.2.4 腹泻

感染非洲猪瘟,病猪在病程后期排出酱油色水样便后迅速死亡。

感染猪瘟,病猪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病猪后期排出黄色水样便后迅速死亡。保育猪感染蓝耳病,会有少量病猪出现腹泻。感染猪痢疾,排出夹杂大量片状物黄色水样便的病猪往往很快死亡,排出粉色脓血样便的病猪往往病程长、死亡率低。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及猪丹毒,病猪通常不会出现腹泻症状

3.2.5 神经症状

保育猪感染非洲猪瘟及蓝耳病,会有部分病猪在病程后期出现倒地、尖叫、头颈后仰、四肢划水等神经症状并快速死亡。猪链球菌病,常表现为外表正常猪突然倒地,出现眼球突出、头颈后仰、四肢划水等神经症状。猪链球菌病,病猪出现神经症状通常在病程初期,而非洲猪瘟与猪蓝耳病通常在病程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感染猪瘟,会有部分病猪因后肢麻痹而拖行。感染猪痢疾、猪丹毒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通常不会出现神经症状。

3.3 病理变化特征

不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单凭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易造成误诊。

3.3.1 皮肤

感染非洲猪瘟强毒,病猪皮肤发红(最先开始的是耳朵和鼻子);全身皮肤出现大量紫色出血点;头部、背部出现黑色划痕状出血条;腹部会出现深入脂肪层甚至是肌肉层的黑色出血斑,因内脏严重出血而皮肤苍白。感染非洲猪瘟弱毒,皮肤一般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有关节炎的病例在四肢皮肤常见溃疡灶[3]。

感染蓝耳病,病猪会出现耳朵发绀,有些猪腹部等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质地较硬大块紫斑,这些皮肤病变在猪病情好转后可自行消退。感染猪链球菌病,病程短的病例皮肤病变不明显,病程长的病例皮肤发绀、有出血点。感染猪丹毒,病猪皮肤会出现红色凸起、指压褪色的疹块(总有一些疹块为菱形),少数病例会全身皮肤发红。感染猪瘟,病猪在四肢下部、腹部皮肤会出现大块出血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头部皮肤会发绀。感染猪痢疾,病猪皮肤一般不会有明显病变。

3.3.2 出血

猪感染病原引发败血症,通常多种脏器都会出现出血病变,但不同病原引起出血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猪感染非洲猪瘟强毒,全身浆膜、鼻腔、消化道及膀胱等黏膜也会大量出血,腹腔有暗红色渗出液;淋巴结肿大、出血严重,切面呈大理石样;肾表面出血与其他出血性传染病相似,但整个肾盂因弥漫性出血而呈暗红色(图1),在其他传染病中颇为罕见。若有30%以上病猪注射治疗时针孔流血不止(附红细胞体病例有时也会出现),则应怀疑非洲猪瘟。

640 (4).jpg

感染猪瘟,病猪肾脏、膀胱、喉头及淋巴结等多种脏器浆膜和黏膜也会出血,与非洲猪瘟较为相似。感染猪链球菌病,病猪多种脏器浆膜出血,但临床上出血多出现在肺和心脏浆膜。感染猪痢疾,病猪结肠黏膜会出血。感染猪丹毒与猪蓝耳病,病猪肾脏会有点状出血。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肺会有纤维素性出血灶,气管内充满血沫和黏痰。

3.3.3 脾脏

感染非洲猪瘟,病猪脾脏肿大数倍、质脆,若将此当做非洲猪瘟示病病理变化易引起误诊。出现高热稽留(如因中暑、附红体等)症状死亡的病猪,脾脏肿大数倍且质脆是比较常见的病理变化。而病程3d以内的非洲猪瘟急性死亡病例,脾脏却通常不出现肿大、质脆的病理变化[3]。

感染猪瘟,病猪脾脏会出现出血性梗死,但一般不会肿大。感染猪链球菌病与猪丹毒,病猪脾脏会肿大淤血。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痢疾,病猪脾脏一般不会有明显病理变化。

4 讨论

兽医在做临床诊断时必须遵循“一元论”原则,即能用一个病来解释所有症状就尽量用一个病来解释。例如,非洲猪瘟会同时出现鼻腔流血、拉血便两个症状,兽医若将此诊断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痢疾混合感染则为误诊

兽医必须掌握猪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各种传染病特有的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在临床诊断时对了解到的3方面信息综合分析,筛选出符合本次临床特征的传染病,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整个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向猪场人员了解本次疾病流行病学,将符合的传染病列出。与猪场人员交流时还应了解本次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包括药物种类、厂家、含量、使用剂量及使用途径等。

(2)查看猪群症状,将符合的传染病列出。选择同时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及症状的传染病,列为疑诊病。

(3)解剖有典型症状的病死猪或濒死扑杀猪(最好是3头以上),记录各脏器病理变化,特别注意查找是否有符合疑诊病的病理变化。

(4)根据病理变化结合药物使用结果,从疑诊病中选出符合本次疾病临床特征的一种或几种传染病即为本次临床诊断结果。若发现有符合本次疑诊病以外传染病的示病病理变化时,则应重新调查流行病学及症状,重新进行临床诊断。

640 (6).jpg

有条件进行实验室诊断的猪场,可进一步用实验室方法来验证临床诊断结果。特别是有以下两种情形应进行实验室诊断:(1)有多种传染病均符合本次疾病临床特征,但不能进一步排除;(2)用诊断结果难以解释本次疾病某些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 游武进.非洲猪瘟弱毒株肆虐下,猪群采样的正确方法[J].今日养猪业,2021(05):40-42.

[2] 施.临床上与非洲猪瘟相类似猪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04):14-15.

[3] 王功民,田克恭.非洲猪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6:150-160.

[4] 陈伟梧.何以多症当多病,皆因不作一元论——1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肋间神经痛和尿路感染[J].新医学,1996(07):377.

(本文来自今日养猪业杂志2023年3期)

湖南派智生物

派智生物,致力于新一代蛋白质纳米颗粒(VLPs)、亚单位疫苗研发,用“精准动物疫苗”呵护世间生灵。

扫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二维码.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