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公众号文章

万病之源是免疫力下降!免疫细胞与健康的八大关系

发布日期:2023-11-01 16:50   查看:556次

来源:河北省干细胞库 

640 (4).jpg

万病之源是免疫力下降

主要表现在负责“吃掉”病菌、真菌的免疫细胞少了

免疫细胞失能,身体各个脏器也受罪

640.gif

人体每天吸入30多亿个的细菌、病毒

如果肺部免疫细胞降低

将直接导致咳嗽、感冒、气喘、老慢支等疾病
640.jpg

人体70%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和胃部

肠胃免疫细胞减少,致使进入肠胃的毒素、病菌无法清除

肠胃炎、胃痛、胃溃疡集中爆发

640 (1).jpg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减少

病毒在血管滋生“长垢”

导致血管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诱发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640.png负责解毒的肝脏和负责生津、排泄的肾脏

免疫细胞缺失的话

肝脏、肾脏毒素淤积,功能受损

女性常表现为脸上长黑斑

男性常腰酸乏力、夫妻生活不和谐


640 (2).jpg免疫力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

经常体质虚弱、精神恍惚、心慌气短

躺床上浑身难受睡不着,诱发顽固性失眠
640 (3).jpg人吃五谷杂,哪能不生病

免疫细胞就是人体与病菌战斗的先锋

战败=生病 衰老

战胜=健康 长寿
640 (1).gif


可以说

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稳定

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640 (2).gif

一、免疫细胞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往往比较弱,容易患有各种疾病:

01.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和组织细胞内含糖增高、丙酮酸积聚,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


02. 脂肪代谢障碍,甘油三酯增多,为病菌提供了丰富营养;


03. 白蛋白形成减少,体内抗体和补体水平下降,免疫力降低,同时血液粘度增加,微循环障碍,影响血液与组织间氧交换,进一步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04.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受损,转化维生素A功能下降,致使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损,防御功能下降,易遭受病菌感染。


05. 糖尿病患者或其亲属常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II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有促进恶性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NK细胞具有的调节内分泌功能、NK细胞的活性、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数量等有一定的关系。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NK免疫细胞在糖尿病的调理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40 (5).jpg

二、免疫细胞与心血管疾病


大量病例和临床观察已证明:


心血管病发生后,机体免疫系统可被激活并引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心血管病灶组织细胞异常表达炎性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而介导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的治疗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细胞的功能减退未能清理衰老细胞有重要联系。基于此,心血管病免疫学已成为心血管病学治疗的热点。


由此可见,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稳态对于机体的健康是十分关键的,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适时回输免疫细胞可以改善自身的免疫力,对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和预后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免疫细胞与寿命


科学治疗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造血组织的总量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的来源)分化能力均明显下降,造血干细胞向免疫细胞分化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多种免疫细胞功能下降,甚至部分免疫细胞数量也会降低。

免疫功能衰退明显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

640 (6).jpg



四、免疫细胞与衰老


1962年Walford提出免疫衰老学说认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减弱,感染性疾病、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高。

免疫的衰老还会进一步加速机体的衰老,研究发现,TCR(T细胞受体)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降低致使对外界的防御能力相应降低。

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研究,发现免疫反应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有两个明显降低的年龄点:

25岁,相比25岁之前会有明显的下降,

65岁,相比65岁之前又是一个显著的下降。

20岁左右的人与70岁的人体内T细胞数量一样,但在70岁的人体内,只有一成的T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2016年2月4日《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梅奥诊所分子生物学家Baker的最新成果:清除衰老细胞可使动物寿命延长20%-30%,而来源于自体免疫细胞的“Tcell自体血液免疫疗法”,正是清除衰老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远离癌症威胁、对抗衰老的主力军。


五、免疫细胞与肿瘤


近三十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包括病毒、化学、物理、激素、遗传、慢性炎性、基因突变等。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肿瘤并对其发生应答,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识别并清除癌变的异常细胞。健康、平衡的免疫系统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生活习惯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可能损伤人们的免疫系统,导致肿瘤发生率升高。

640 (7).jpg

六、免疫细胞与病毒


病毒的感染是指病毒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造成机体不同程度损伤的病理过程,免疫系统针对病毒感染的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部分。

非特异性免疫是总体控制病毒复制和播散的关键,提供关键的第一道防线,限制病毒的扩散;

细胞免疫(主要由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是对抗病毒感染的主力,主要起清除病毒感染,促使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

七、免疫细胞与细菌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其结局根据致病菌和机体两者力量强弱而定,可为感染不形成;感染形成但逐渐消退,患者康复或感染扩散,病人死亡,如果体内免疫细胞功能强健则细菌感染就不会形成。


八、免疫细胞与寄生虫


寄生虫通常长期存在于宿主体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主要问题,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疥螨、蛔虫、绦虫、弓形虫、阿米巴虫等。

寄生虫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诱发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对体内寄生虫可产生免疫效应,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可产生抵抗力。

640 (8).jpg

在人生的整个旅途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力、免疫细胞都会不断的衰退——环境的污染、辐射线、紫外线、病毒及病菌的感染及不良的生活形态,也会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活性。

年老以后,机体将不再能像从前那样“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让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 

因此,最好的保健,就是适当补充细胞,为健康做储备。


免责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平台旨在分享医学细胞知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仅作参考。

湖南派智生物

派智生物,致力于新一代蛋白质纳米颗粒(VLPs)、亚单位疫苗研发,用“精准动物疫苗”呵护世间生灵。

扫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二维码.jpg

友情链接